2022-01-29
圖/文 鄭民、潘正國、洪曹勇、徐淳、李長林
2022年1月27日,無錫德林海環??萍脊煞萦邢薰?021年年終工作會議在無錫召開。本次會議議程主要分為考察和2021年年終工作會議兩部分:
考察:
經公司統一安排,德林海部分高層領導及中層骨干先后前往高藻期蘇州城區水源保障工程(西塘河)、太湖錦園“陷阱式”整裝成套技術示范工程和湖泊生態醫院三個項目實地參觀考察。
在高藻期蘇州城區水源保障工程(西塘河)項目現場,由現場負責人李長林帶領參會人員實地參觀項目建設情況,并介紹了項目概況、施工方法和項目進度等信息。本項目為保障蘇州城區大包圍89平方公里范圍內水源在高藻期不受藻類影響,不發生藍藻水華,需引望虞河水入西塘河,工程結合琳橋樞紐布置4口深潛式滅藻井(高壓滅藻器),井間距為15m,總引水流量規模不低于20m3/s,單座滅藻井管深度約100m、直徑3.2m、處理量5m3/s,為全國首座大通量高壓滅藻井。項目地處臨河淤泥區域,作業場地狹小,針對本項目特殊作業工況,德林海采用全球首臺最大直徑4m全套管搓管式鉆機、多功能履帶吊車+液壓抓斗成套設備施工工藝,攻克施工難關,在保障工程順利推進的同時,完善了德林海施工工藝體系,不僅為德林海今后高速優質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充分體現出德林海人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進取精神。
在太湖錦園“陷阱式”整裝成套技術示范工程現場,柔性清淤事業部總經理奚煒介紹了該項目的技術路線、工藝原理、成套設備、技術優勢等基本情況,并由現場運行人員操作演示了運行流程和出泥效果。此外,柔性清淤事業部也已在云南星云湖、安徽巢湖相繼建成技術示范工程并已良好運行,清淤效果廣受好評。該技術工藝路線為“底泥勘察—收集設備定位、布設—輔助推泥—底泥清出—轉運上岸—資源利用”。底泥收集設備布設于高污染底泥最易匯集的位置,收集設備在高污染底泥層以下,且頂部與高污染底泥底部界面持平,可以借助湖流、風生流等自然力量,必要時適當輔助人工的柔性推泥措施收集高污染的浮泥、流泥,對水體擾動較其他清淤技術??;收集進入井中的高污染底泥,在重力作用下實現脫水減容,清出的淤泥體積大幅降低,后續處置場地占用少,清出的淤泥含水率低,不需要添加藥劑固化,為后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綜上,本示范技術具備精準清除高污染性底泥、泥相上岸、場地占用少、運行過程對水質影響有限、資源化利用便利等優勢,本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水質要求高、有內源污染問題的重要湖(庫)及河道。
目前,柔性清淤事業部正積極推動該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力爭成為德林海新的利潤增長極。
隨后,由湖泊生態醫院現場負責人趙洪葦帶領參會人員參觀湖泊生態醫院。
參會領導對上述項目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均予以高度肯定,希望各項目全體工作人員再接再厲,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目標,并向全體工作人員送上了新年祝福。
2021年年終工作會議:
參加本次會議的有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副總經理、高級顧問及各子公司、事業部、各中心、各辦事處負責人。
各子公司、事業部、各中心、各辦事處負責人先后發言報告2021年工作情況,并各自講述了2022年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目標。
最后,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明明總結2021年工作情況、部署2022年工作任務,并邀約全體德林海人一道展望2022年:
2022年,德林海要一如既往的深耕以湖庫藍藻水華災害應急處置以及藍藻水華的預防和控制為重點的藍藻治理業務,以及以水質提升為目的中小湖泊整湖治理業務。同時,德林海也將著重于豐富完善組織架構、培養匯聚高精尖人才,塑造“專精特新”團隊精神,發揮“小巨人”核心優勢。
至此,德林海2021年年終工作會議圓滿結束。